服务贸易滞后 出口大国仍存隐忧

2010-02-04

    此轮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,我国受冲击最大的有两类企业,一是从事加工制造低端环节的“车间型”企业受到冲击最大;二是研发创新能力弱,缺乏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的制造型企业。要改变这种状况,就要从提高现代服务贸易方面入手。

    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,不仅要从需求角度来考虑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,更应该从增加有效供给的角度来调整经济发展思路。有效供给就是在未来低碳经济的背景下,生产出更多符合新能源、新动力的高科技绿色产品,以满足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。实施增加有效供给的内外需并重的战略方针,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:

    一是立足国内,抓住机遇,大力促进服务产业的发展。贸易政策要全面配合产业政策向竞争力导向转变,紧紧抓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技术战略产业,加大科技创新对影响21世纪经济发展的尖端战略产业的扶持力度,提高我国新型战略产业在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及占有率。为此,结构调整、服务贸易发展、加工贸易转型及淘汰落后产能,贸易增长方式转变都应围绕这一战略目标进行布局。

    二是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。可根据服务产业部门在经营规模、市场份额、增长速度和比较优势等方面的排序,确定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重点,优先发展技术创新、物流营运、网络销售、会展经济、动漫创意、工程承包、劳务输出等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服务行业,提高这些行业的技术含量,增加贸易的附加值。我国应健全贸易和环境关系的法律体系,积极推广出口产品绿色生产和清洁技术,政府应设立绿色技术创新专项基金,鼓励企业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机制,以国家强制力导向保证我国可持续生产和贸易的顺利实施。

    三是发展服务外包,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。扩大服务业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,能够促进国内第三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,不断扩大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,使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,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。同时,政府要增加研发投入,积极发展知识技术含量高的新兴服务产业;在服务贸易领域,要加大科技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的培育,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,才能保持长久的服务贸易竞争力,而不至于落入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中。

    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是指金融、保险、计算机信息服务、咨询、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、广告宣传、电影音像等服务项目。

    “入世”后,中国跨境服务贸易规模保持持续增长,但服务贸易一直呈逆差状态。从1998年的25.9亿美元上升至2004年的95.5亿美元,但在2008年和2009年,逆差分别创纪录地扩大至115.6亿美元和167.4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。

    造成近年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是:受金融危机的影响,使得运输、旅游、保险、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持续增长,而金融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顺差的大幅度减少。

    这其中没有直接涉及纺织服装业,但却为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未来方向,那就是向现代化、高科技、高附加值方向努力。惟有如此,才能真正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,在世界纺织服装业取得应有的“强国”地步。

(作者:于立新 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服务贸易与WTO研究室主任,研究员,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经贸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。) 

(纺织服装周刊)

(E01)

()
 相关新闻
  杨世滨:针织企业调整结构和创新发展迫在眉睫
  2009年四季度中经纺织产业景气指数报告
  中国今年棉花意向种植面积减少4.9%
  国内外棉价一路下跌 植棉信心不足
  欧盟警告Amy牌儿童夹克
  欧盟警告HAPPYTREE牌儿童套装
  高失业和高赤字让奥巴马进退两难
  欧盟警告Jiabi牌儿童裙子
  1月份韩国对华进出口较快增长
  专家:贸易冲突很难避免